合辦機構 贊助機構

獎項


  中、英文組優勝隊伍
冠軍(各一名)
- 書券價值港幣$12,000
- 獎盃乙座
亞軍(各一名)
- 書券價值港幣$8,000
- 獎盃乙座
季軍(各兩名)
- 書券價值港幣$4,000
- 獎盃乙座

  最佳辯論員(每場比賽各設一名)
總決賽
- 獎狀*乙份及獎盃乙座
初賽至準決賽
- 獎狀*乙份

  最佳交互答問辯論員(初賽至半準決賽每場一名)
初賽至半準決賽
- 獎狀*乙份

* 初賽至準決賽之獎狀將於2025年6月-7月郵寄至有關學校。

  最傑出表現獎 (共六名,中、英文組得獎者各三名)
  1. 得獎者為初賽至準決賽各場比賽中奪得「最佳辯論員」及「最佳交互答問辯論員」獎項數目最多的三位
  2. 此獎項只頒予未能晉級至總決賽之辯論員,以作鼓勵
  3. 得獎名額中、英文組各三名;如每組合資格得獎者多於三位,將以各場比賽中個人總分最高的三位勝出
  4. 得獎學校將於總決賽頒獎禮上獲頒獎狀

  最佳進步獎 (每組得獎名額最多五間學校)
  1. 於本屆及去屆均有參賽的學校即納入評選之列
  2. 中、英文組分別評選,每組得獎名額最多五間學校
  3. 以該學校在本屆(第40屆)的比賽成績與去屆(第39屆)的成績比較,勝出比賽場數之差距為計算單位,以差距最多之學校為勝
  4. 如勝出比賽場數之差距最多之學校多於五間,大會將比較各學校於本屆的比賽成績,以勝出較多比賽場數作篩選準則,得獎學校將篩選至五間或少於五間
  5. 如本屆冠軍、亞軍或季軍為進步最大之學校,此獎項將頒予其他進步最大之學校以作鼓勵
  6. 如因對賽學校退出而獲得晉升資格,該場比賽將不計算於勝出比賽場數內
  7. 得獎學校於總決賽頒獎禮上獲頒獎狀

  最佳辯題獎(共兩名,中、英文組得獎者各一名)
  1. 公眾人士或學校皆可參加,分中文組及英文組
  2. 每次可提交最多4條辯題,提交次數不限;中文或英文均可
  3. 由初賽至準決賽期間,公眾人士可於網上提交辯題 (2025年3月31日或之前)
  4. 參賽學校於報名時提交的4條辯題,均會同時作為此獎項的參賽辯題 ; 參賽學校可額外提交更多辯題
  5. 辯題的時事性、社會性、可辯性及通識研習性(能有助學習通識)皆為甄選的準則
  6. 參加者可選擇以不多於 200 字,依據甄選準則解說各條提交的辯題
  7. 所有候選辯題將交由評判評選出得獎辯題,評判包括《星島日報》、《英文虎報》的編輯代表,及咨詢顧問委員會委員
  8. 得獎名額:中、英文組「最佳辯題獎」各一名
  9. 得獎者將於總決賽頒獎禮上獲頒獎狀